主辦方官網-展位申請咨詢熱線:楊浩18964878976(銷售總監)" />
日前,GE醫療中國第三家“創中心”在上海浦東張江正式揭幕,是GE醫療在中國首個聚焦數字醫療的創新平臺,同時也是GE醫療三大創中心之中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創新實體。目前,該中心擁有100位研發專家,首批入駐4家數字科技企業。
資料顯示,作為GE醫療初美國以外的最大單一國家市場,其在中國已經深耕三十余年,除了此次揭幕的上海“創中心”之外,在此之前,GE醫療還在北京和無錫設立了“創中心”,并在中國設立了多個生產基地。
而上海“創中心”將聚焦數字醫療技術和應用創新,打造賦能GE醫療中國研發的“智慧大腦”、扶持專精特新的孵化載體、加速數字醫療成果轉化的一站式平臺。首批入駐的4家數字科技初創公司分別為瑞龍諾賦、錦瑟醫療、度影醫療、醫準醫療。
01
三大“創中心”
當本土化和國產化達到一定規模時,下一步的差異化一定在于創新。因此,GE醫療在延續了國產、合作方面強勢勁頭的同時,升級了中國戰略,提出了全新的“無界創新”戰略理念。基于此,從2021年開始到目前的三年時間里,GE醫療陸續在北京、無錫、上海啟動了三個“創中心”,“一創一聚焦”分別依托自身的優勢資源,打造針對供應鏈、影像鏈、數字鏈的孵化平臺。
北京“創中心”
其中,北京“創中心”于2021年成立,依托于GE醫療在中國的產品設計、研發能力及北京影像設備制造基地的全面國產,聚焦于醫療領域產學研聯合研發、先進制造、精益化運營等項目,加速創新成果商業化。
2023年4月,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授牌GE醫療北京創中心為區內首個醫療健康板塊的科技企業孵化器——“GE醫療創新孵化載體”,孵化器將為初創企業合作伙伴提供各類資源對接服務,貫通科技成果轉化鏈條,孵化賦能創新生態。
無錫“創中心”
2021年10月,時值GE醫療無錫基地成立25周年之際,GE醫療“無錫創·中心”正式啟動,第一批入駐企業深南、德為、脈得智能、數坤科技與GE醫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無錫是GE醫療“創·中心”的第二站,旨在有效整合國內外醫院、專家、高校、AI公司等各方科研力量以及GE醫療的全產業鏈資源,聚焦中國用戶的定制化需求,加速推進創新落地,覆蓋超聲和生命監護設備的軟硬件開發、測試驗證和產品維護等功能。
而無錫基地作為G醫療E全球最大的研發中心之一,研發生產出了世界第一款筆記本彩超、第一臺平板彩超。目前,已成為GE醫療最大的超聲產品創新中心和呼吸機、麻醉機、監護儀等醫療產品生產基地。
上海“創中心”
而此次正式揭幕的上海創中心,既是GE醫療拆分后全球精準醫療戰略的體現,也是“全面國產、無界創新、合作共贏”中國戰略深度推進的又一里程碑。該中心致力于通過銜接全球資源配置和科創策源能力,打通國際國內的產學研用生態鏈條,助推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和長三角發展一體化再上高峰。
據了解,上海“創中心”初期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擁有100位研發專家,是GE醫療三家創中心之中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創新實體。將聚焦數字醫療技術和應用創新,打造賦能GE醫療中國研發的“智慧大腦”、扶持專精特新的孵化載體、加速數字醫療成果轉化的一站式平臺。
將持續以數字化創新賦能GE醫療在華的1800位研發工程師,成為驅動GE醫療中國研發的“創新大腦”,并與生態伙伴共同探索數字化前沿技術和診療一體化方案的落地。
02
首批入駐4家企業
作為GE醫療在中國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創新實體,上海創中心首批迎來了4家數字科技初創公司,分別是瑞龍諾賦、錦瑟醫療、度影醫療、醫準醫療。其中瑞龍諾賦主要聚焦腹腔手術機器人領域,錦瑟醫療聚焦擴展現實技術,虛擬現實環境交互等,度影醫療聚焦超聲領域AI技術,醫準醫療聚焦AI影像輔助診斷。
瑞龍諾賦
瑞龍諾賦成立與2019年,自主研發了海山一?腹腔鏡機器人,采用模塊化設計,單手術臂床旁臺車分布手術床旁,臺車占地面積更小,空間使用更高效,為術者和助手提供更靈活充足的空間。
該系統設計充分考慮了微創外科醫生的臨床實際手術需求,以模塊化、靈巧型、可配置為特點,不僅可以降低機器人輔助手術的經濟負擔,還能提高外科醫生手術體驗,拓展機器人手術多專科術式,推動RAS全面普及。
錦瑟醫療
錦瑟醫療成立于2016年,核心創始團隊自2012年起就開始深耕數字醫療領域,專注于從事混合現實(MR)、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在骨科等傳統醫療器械領域內的技術開發工作。
核心在研的是一款MR術中導航產品眼鏡,不同于傳統的基于X線二維影像的常規手術導航,MR技術能夠實現現實世界和虛擬空間的銜接,將病人的手術部位以全息立體影像的形式精準投射在現實世界中,相當于給予醫生一對“透視眼”,看到患者體內更深部的骨骼結構,甚至是血管或神經,從而實現術中的精準定位。
度影醫療
度影醫療成立于2019年,專注于國產智能超聲軟件產品的全鏈條自主研發,該公司在動態高維的高精尖AI算法、畸形疾病超聲篩查系統、大規模超精細超聲影像質控平臺、超聲硬件通用深度學習框架、專業影像智能標注軟件等多方面均已實現關鍵突破。結合龐大的高質量影像數據庫,度影醫療的智能超聲產品已覆蓋婦產、心臟、淺表和腹部等重要臨床方向。
醫準醫療
醫準醫療自2017年成立以來,在人工智能輔助醫療影像診斷領域不斷開拓研發,通過圖像識別與深度學習技術,達到對病灶的智能識別與分析,為各級醫療機構提供醫療影像診斷分析服務,讓影像發揮最大的臨床價值。
03
5年實現200個中國本土創新產品上市
根據相關報道,GE醫療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總裁兼CEO張軼昊在揭幕當天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公開表示,設定了在未來5年里實現200個中國本土研發的醫療產品上市的目標,這意味著創新的速度至少要比過去十年快一倍。
據了解,GE醫療的本土化戰略早在上世紀末就已經開始布局——1986年在北京成立首個GE在華辦事處。
1995年,北京GE華倫醫療設備有限公司成立。主要研發和生產CT、X光機、血管機、手術機等影像設備,GE全球三分之二CT產自于此。
1994年,GE診斷藥物生產基地在上海張江注冊成立,并成為GE全球最大的對比劑生產基地;
1996年,GE與海鷹合資在成立海鷹無錫工廠(已經為GE獨資)。如今,無錫工廠已經成為GE全球最大的超聲和探頭生產基地;
2014年,GE醫療首次把磁共振的系統和磁體拿到中國來研發生產。目前已經是GE全球第二大核磁共振工廠,同樣也是我國最大的磁共振設備生產基地。
以上,構建了GE醫療在華運營的五大生產工廠,縝密覆蓋全國20000家醫院的資源,并已依托于此培育、孵化、服務了多個醫療器械創新企業,覆蓋產業鏈上下游及醫療影像數字化等細分領域。
在產品本土化方面,GE醫療超聲產品已經全線本土化,隨后將會是該公司的CT掃描儀、血管造影機和乳腺X射線機、MR等不斷加大本土化生產研發。
其中,在CT方面擁有高端CT平臺Revolution系列,在2023年11月16-19日舉辦的第30次全國放射學學術大會(CCR2023)中,該產品也出現在了眾多業內專家和行業同仁的視野。
據了解,GE醫療的Revolution CT是目前業界最高端的CT設備,銷量常年高居榜首,其融合當今CT領域頂尖科技于一身,不僅擁有獨一無二的整體“雙低”解決方案,更在技術上實現了能譜、寬體、速度的統一,建立了心血管、神經、腫瘤、呼吸系統、泌尿系統及骨科專業等疾病的成像和低劑量篩查領域全新標準,為臨床應用探索的深度和廣度提供了堅實的硬件基礎。
在本土創新方面,需要一說的是,截至目前,GE醫療“創中心”已與超過40家各界伙伴開展合作,僅在人工智能方面,就已引入30多款數字化產品/技術進行融合創新、并投入臨床使用,持續圍繞“全球+中國”原研創新、數實融合、產學研用、創新孵化四個領域,加速本土醫療創新生態的構建,推動數字技術與臨床應用的“雙向奔赴”。
作為GE醫療“全面國產、無界創新、合作共贏”中國戰略的重要里程碑,上海創中心的正式揭幕將進一步加快GE醫療的本土化、數智化創新,不僅能成為橋接國際前沿智慧與技術的紐帶,也能夠為各界先鋒科學家打造一個能充分打開合作空間、釋放創新靈感與潛力的國際舞臺,推動更多創新技術與成果落到醫院場景。對此,器械之家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