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前三批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重點,展望第四批集采趨勢。
時間:2020年11月5日在天津開標,中選結果于12月公示。中選產品:10個,平均中選價格約為768元,最高降幅達96%。降價幅度:平均降價達93%,從1.3萬元下降至700元左右。首次高值醫用耗材帶量采購,標志著我國在這領域的首次嘗試。中選企業:美敦力、上海微創等10家企業,14個產品,平均中選價格為770元。降價幅度:髖關節平均降價82%,從3.5萬元降至7000元左右;膝關節平均降價82%,從3.2萬元降至5000元左右。采購規則創新:招采合一、量價掛鉤,按產品系統實施采購,考慮臨床完整手術所需的多個主要部件的組合,確保臨床治療的整體性和安全性。針對對象:人骨科脊柱耗材,分為14個產品系統類別、29個競價單元、872套系統,滿足95%的脊柱類手術需求。平均降價幅度:84%,可預計每年節約費用260億元。具體降價情況:例如,胸腰椎后路固定融合術的耗材平均每套價格從3.3萬元下降至4500元左右。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采購辦公室發布了第二號公告,涉及人工晶體及運動醫學類耗材。所有與國家集采相關的細則已公布,開標將于11月30日在天津完成。第四批國采選擇眼科晶體與運動醫學耗材,與前三批不同。對人工晶體市場競爭激烈,而運動醫學耗材市場規模小、競爭不足,充滿挑戰。運動醫學耗材市場充分性不足,國產民族品牌發展不足,對新產品和創新企業的影響。引入新亮點如競價比價關系、復活機制,推動市場價格測算和行業標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