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方官網-展位申請咨詢熱線:楊浩18964878976(銷售總監)" />
本報訊(記者 王瑤琦 柴嶸)市醫保局等9部門近日發布《北京市支持創新醫藥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2024)(征求意見稿)》,共8部分32條,圍繞提升創新醫藥臨床研究質效、加速審評審批、促進臨床應用、拓展支付渠道等方面,提出全鏈條支持創新醫藥高質量發展措施。
今年,本市將再批準10個創新醫療器械上市,并建立臨床急需進口藥械審批綠色通道,力爭推動10個臨床急需品種進口。同時,將優化藥品進口通關抽樣一體化服務,提高通關便利化程度,優化藥品出口流程,增加5個以上進口藥品品種。同時,推動5個藥品品種“走出去”。
在促進創新醫藥臨床應用方面,本市將優化藥品陽光采購掛網流程,完善創新醫療藥械綠色通道機制,實現快速掛網。對已批準設立的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醫療機構可隨時備案并開展應用。持續推動京津冀“3+N”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合作,支持創新藥械在京津冀地區使用。
本市還將推進二級及以上定點醫療機構通過“雙通道”保障國談藥供應,進一步確保患者治療需要;基本醫保門診特殊病種治療中使用的國談藥品納入門診特病管理,提高報銷比例;治療費用較高的國談藥品納入按固定比例支付,減輕參保人員費用負擔。
同時,鼓勵商業保險公司與醫療機構、醫藥企業合作,開發具有針對性的、覆蓋創新藥械和健康管理服務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建立“北京普惠健康保”特藥清單動態調整機制,確保符合條件的創新藥品“應進盡進”。
本市還將支持重點企業實現全球同步開展臨床試驗;以國家醫學中心、研究型病房為核心,以臨床需求為導向,組建10家以上區域或專科、專病臨床研究聯合體,對研究型病房開展考核評價及質控管理,提升臨床研究質量和效率。
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研究型醫院,支持其與京內醫療機構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吸引全球高水平臨床試驗和國內首創標志性臨床研究項目,開展同步多中心臨床試驗;支持其與創新醫藥企業深度合作,打造創新藥械驗證與示范中心,加速成果轉化應用。
今年,本市還將用好醫藥健康產業投資基金,帶動社會投資,推動一批具有戰略性、前沿性的全球原創技術和品種在京轉化,支持一批有重大潛在產值貢獻的創新藥械、細胞與基因治療、數字醫療等領域產業項目落地,并實現產品快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