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方官網-展位申請咨詢熱線:楊浩18964878976(銷售總監)" />
4月19日,在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主辦的“四川城鄉融合發展調研行暨致敬2023四川經濟影響力人物活動”上,成都凡米科技有限CEO(以下簡稱“凡米科技”)創始人、CEO李卓東被授予“2023四川十大青年企業家”獎項。
中國正掀起一場“醫械國產化”風暴。這場風暴的主角,正是一批擁有“科技范兒”和“工匠精神”的民族醫械企業。當前,在李卓東的帶領下,凡米科技正以“自主創新、民族品牌”為己任,打造中國家用智能醫械品牌,研發出一批填補國內空白、媲美進口水平的高端醫療器械產品。
△凡米科技創始人、CEO李卓東
從“芯”入手
攻克醫械“卡脖子”難題
“世界上只有一個行業的質量要求比醫療設備高,那就是航天。”
畢業于清華大學微電子專業的李卓東,自畢業以來就一直沉浸在醫療行業中。當年在清華校園漫步時,他常常思忖,為何能在太空攻克“卡脖子”難題的中國航天,在醫療設備領域卻屢屢碰壁?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參與到醫械市場競爭中,打破了過去海外醫療器械“一統天下”的局面。預感到時機即將到來,李卓東萌生了創業的想法。
夢想的種子,最終在2015年的寒冬生根發芽。這一年,借助此前在高端醫療公司的工作經驗,李卓東創立了凡米科技,吹響了家用醫療器械國產化的號角。創業之初,李卓東就把“自主創新、打造民族品牌”寫進了公司的基因。在他看來,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那個時候,家用醫療器械國內企業的市場占比一直非常的低,基本上是日本美國的五六十分之一的占有率,所以從趨勢的角度來講,那時候的市場也需要中國企業挺身而出。”
由此,一場艱難而充滿希望的創業征程就此開啟。
“當時,很多醫院內的進口醫療設備動輒數百萬元,家用血壓計之類的器械也要近千元。而支撐這些昂貴產品的,恰恰是那些被國外大廠壟斷的高端傳感器、專用芯片等卡脖子部件。”李卓東直言,只有攻克了“缺芯少魂”的難題,中國醫械才能沖出重圍。
“當時很多進口的醫療設備都賣到了接近200萬人民幣,即使是家用領域,早些年的時候提到血壓計,基本上大家都只會認識海外品牌。”李卓東無奈表示。
經過數年攻關,凡米科技在芯片領域實現重大突破,基于自研芯片,凡米科技推出智能耳溫槍、胎心檢測儀等多款“中國芯”產品,逐步擺脫了對進口芯片的依賴,刷新了國內外同類產品的技術標準。
△凡米科技鼓膜耳溫計
“在醫療器械這個賽道,芯片就是發動機,軟件算法就是操作系統,只有兩者完美配合,才能造就一臺精準、高效、智能的醫療設備。”李卓東表示,“凡米要做的就是將前沿科技與傳統中醫智慧相結合,讓醫療設備從‘啞巴’變成‘智囊’,從家庭健康守護神升級為智能醫生助手。”
實現進口產品“平替”
降低消費門檻
時代以巨大的包容心無差別對待每一個敢于逐夢的創業者,他們眼里含光、不畏失敗。
實際上,對于行業內人士來說,做醫療器械賽道的難度往往要大于消費電子賽道。“原因有二,一是醫療器械賽道的‘蛋糕’沒有消費電子大,是一塊‘相對難啃的骨頭’;其二是上市周期慢,所有的產品都需要現在相關部門認證、監管,產品往往需要滯后一年半的時間才能上市銷售。”
正是看到了這個賽道的高門檻,李卓東反而更加堅定了自主研發的信心。“只有拿下技術‘獨門絕技’,才能在紅海中殺出一條血路。否則,就算僥幸拿到了一塊蛋糕,也會很快被對手反超。”
從芯片研發到產品量產,李卓東和他的團隊遇到了重重困難。“剛開始的幾代芯片,性能總是達不到預期,算法也不夠精準,醫療器械的穩定性、可靠性更是個大難題,一度讓我們陷入泥潭。”
但凡米人沒有放棄。他們采用“螺旋式迭代”的研發模式,在產品設計、工藝制造等各環節反復打磨、持續優化,在不斷試錯中尋找最優解。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番“打回重練”,凡米科技的產品品質和技術實力最終實現質的飛躍。
李卓東回憶:“基本上一個產品的成功面世蘊含著前面就99個方案和工藝的失敗,才會推出成功的產品。在醫療器械領域這樣的轉折太多了。基本上所有的產品都需要不斷地嘗試,尤其是新品類出來的時候,不熬幾個月在工廠可能很難出來。”
發展至今,凡米科技已經形成了面向嬰幼兒的體溫計、胎心監測,以及面向中老年的睡眠、脫發等問題的產品矩陣。
此前的堅持,也迎來了市場的回報。在母嬰市場,凡米科技的耳溫槍產品已穩居行業前三;在胎心監測領域,公司也已躋身第四到第五位。而體溫計產品線,更是凡米科技目前銷售額的最大貢獻者。
△凡米胎心儀
不僅如此,瞄準中老年人群的銀發經濟,凡米科技還在加緊布局。李卓東介紹,除了亞健康問題外,中老年人普遍面臨著睡眠障礙、脫發等健康困擾。針對這些痛點,公司已研發出一系列拳頭產品,正加速投放市場。
2024年,凡米科技將正式發布兩款產品——改善睡眠的家用呼吸機和防脫發治療儀。據悉,目前市面上體驗相對較好的家用睡眠呼吸機來自澳大利亞,售價高達17000元;而脫發治療的尖端產品則來自以色列,動輒上萬元。這對于大多數中國消費者而言,是一個難以逾越的價格門檻。
“我們的目標就是實現進口產品功能,讓更多國人用得起、用得好。”李卓東信心滿滿地表示,“只要我們在核心技術上能夠實現突破,以性價比取勝并非難事。”
立足本土、布局全球
引領家庭醫療智能革新
從PC到手機,從消費電子到醫療器械,時代總是給敢于創新、勇于擔當的領軍企業舞臺。站在“健康中國”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交匯點,李卓東希望凡米科技成為技術創新的“領頭羊”,引領家庭醫療從傳統到智能的模式革新。
時至今日,由凡米科技主導的多個類目的爆款在國內天貓京東抖音等多個互聯網銷售排名前三,并在歐美市場多次登上最佳銷售榜。
但這并非凡米科技的終點,而是新征程的起點。
李卓東透露,凡米科技將在兩個方向持續發力:一是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賦能產品創新,打造智慧醫療新業態;二是加速全球化布局,借力“一帶一路”幫助中國醫療器械走出四川,走向全球。
從白手起家到引領行業,從跟跑并跑到奮力領跑,李卓東用十年的創業歷程,和他的團隊不僅在醫療器械領域實現了從追隨到領先的轉變,而且證明了持續創新和專注研發的重要性。
在凡米科技的推動下,國產醫療器械正逐漸改變公眾對于本土品牌的認知。李卓東堅持認為,技術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根基,也是推動企業和行業持續前進的動力。
作為成都土生土長的企業,凡米科技一直以服務四川百姓健康為己任。李卓東表示,近年來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為企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但從行業整體發展水平來看,四川與東部沿海省份還存在一定差距,尤其在法規標準更新、審評審批等方面,仍有優化空間。
“四川醫療器械產業要實現彎道超車,必須在政策引導和要素保障上給予更大力度支持。”李卓東建議,四川可以成立省級醫療器械創新中心,搭建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制定醫療器械產品“綠色通道”,為創新產品開辟快速審評審批渠道;鼓勵本土中小醫械企業“抱團”發展,加快專業化、特色化轉型。
在他看來,打造一個萬億級別的醫療器械產業集群,需要方方面面形成合力。政府要做好政策“組合拳”,為醫械企業創新發展保駕護航。企業要立足臨床需求,加大技術攻關,在提升產品品質的同時打造更多爆品。醫療機構、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等,也要形成創新合力的正向循環,為產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